中國綠色時報3月11日報道 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態環境的日益關注,蘊含著“綠色、高品質、對自然友好”等理念的生態原產地產品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青睞。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魏傳忠說,推行生態原產地制度,直接推動了中國品牌建設,同時改善了生態環境,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促進、雙提高。應通過立法,進一步保護生態原產地產品的發展。
魏傳忠說,生態標簽正風行全球,在消費者中影響較大,相關產品價格普遍高于普通產品20%以上,仍能得到消費者喜愛。我國生態原產地產品為外貿穩增長增添了動力。承德板栗2015年出口增長25%,成功進入日本超市,并開拓了西班牙、巴西等國際市場。梧州“茂圣牌”六堡茶在米蘭世博會脫穎而出,獲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駱駝獎,新開拓了捷克、俄羅斯、奧地利市場。宜興項珍茶將“生態原產地”作為賣點進行海外宣傳,在歐盟和美國市場的出口額增長了4倍。
為進一步推動生態原產地產品的發展,魏傳忠建議,提高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的立法層次,將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明確列入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法律或行政法規;建立我國生態原產地產品評定國家標準;將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納入國家專項規劃,并完善評定、保護工作程序,建立溯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