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業網8月19日訊:近日,江蘇省林業局邀請國際竹藤網絡中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南京林業大學等單位的15位專家,對《江蘇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進行了論證。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國家林業局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首席科學家江澤慧教授擔任專家論證委員會主任,江蘇省委常委、副省長徐鳴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科技司司長彭有冬、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楊根平出席論證會。
論證委員會認為,根據國家林業局和江蘇省委、省政府關于“十三五”規劃編制的總體部署,依據《綠色江蘇現代林業工程總體規劃》、《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規劃》,以生態優先、分類指導、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先進理念和原則,科學編制《江蘇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必將對江蘇現代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起到重要指導和促進作用;《規劃》在全面總結江蘇“十二五”林業建設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基礎上,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林業發展的形勢和任務,總體思路清晰,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明確,內容全面,體現了較強的科學性、前瞻性;依據江蘇省情和林情的實際,提出了構建完善“一區、二帶、三網、四片、五崗、多點”的林業發展空間布局和實施生態屏障建設工程等8項林業重點工程,任務明確,重點突出,投資估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論證委員會表示,同意《規劃》通過論證。
江澤慧說,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林業工作,持之以恒推進綠色江蘇建設,通過多年來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喜人成績,其中一條成功經驗是“規劃引領,掛圖作戰”。2003年,江蘇省政府委托中國林科院組織近百位專家協作攻關、編制完成《綠色江蘇現代林業工程總體規劃》,2004年,由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并批轉各地組織實施。尤為可貴的是,全省各地對規劃“真用、真干”,根據規劃繪制的藍圖,真抓實干,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些成效,不僅為推進“兩個率先”和美麗江蘇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生態保障,也為“十三五”時期江蘇林業的規劃和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編制的江蘇林業“十三五”《規劃》,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形勢深入透徹,提出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明確,空間布局比較合理,工程建設重點突出,保障措施有力,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對今后江蘇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建議規劃編制單位認真吸納專家意見建議,突出“綠色化”主線、完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在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報批實施。
徐鳴指出,一要堅持規劃的引領。這幾年江蘇林業快速發展的原因,既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也是國家林業局的大力支持,很重要的一條是這些年一直堅持《綠色江蘇現代林業工程總體規劃》的引領。《江蘇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是《綠色江蘇現代林業工程總體規劃》的延續,要認真總結這幾年綠色江蘇建設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為“十三五”江蘇林業發展定向把脈,一脈相承,進一步明確下一步的目標。二要精心編制好江蘇的“十三五”林業規劃。要拓展新空間,下一步,林業發展除了要構建并完善“一區、二帶、三網、四片、五崗、多點”的林業發展空間布局外,要把沿海防護林建設放到重要位置,江蘇有900公里的海岸線,沿海灘涂是未來林業拓展的大空間、林業發展的增長點,在這上面要有資金的投入、技術的支撐,解決鹽堿地造林的問題;要培育新品種,作為平原林業,樹種相對單一,要有一些后備的新品種培育,不斷地提供品種支撐,轉基因的研究在林業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應用新技術,江蘇林業加工業發展非常快,木材進口是全國的第一大省,進口量還在不斷增加,要進一步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運用;要完善新體制,把商品林培育好、公益林保護好是江蘇林業的兩大重要任務,商品林面臨品種更新、提質增效、持續經營,公益林需要政府拿錢,從體制機制上保護好。
會議由省林業局局長夏春勝主持,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及規劃編制單位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