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松材線蟲病馬尾松種源及抗性育種技術研究”通過驗收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網 發布日期:2015-08-18 瀏覽次數:4890次
中國林業網8月17日訊:我國在攻克松材線蟲病的科研道路上又取得成果。近日,由安徽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主持,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南京林業大學和安徽全椒縣瓦山林場參加的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抗松材線蟲病馬尾松種源及抗性育種技術研究”,在北京通過專家驗收。
該項目是在原中日合作開展“馬尾松松材線蟲抗性育種技術的開發”項目基礎上開展的。從2010年始,項目組經過反復試驗培育,取得多項成果,主要是在安徽篩選出高抗馬尾松家系68個、高抗無性系89個,株發病率比普通馬尾松減少63.7%;在江蘇選出并驗證了3個抗病馬尾松種源以及火炬松、剛松和短葉松3個松種和3個抗松褐天牛馬尾松種源的穩定抗性,株發病率比普通馬尾松減少30%以上;建立抗病馬尾松造林示范基地1150畝,面上推廣造林近2000畝。同時,建立起以連續兩次人工接種測定評價、疫區無性系造林評價和子代表現型評價為主要評價指標的馬尾松松材線蟲病抗性家系和無性系綜合評價技術體系;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編制技術手冊4項;還利用質譜分析技術及數據庫檢索成功鑒定了87個差異表達蛋白,在分子遺傳水平闡述了抗病馬尾松種源的抗性機理。
松材線蟲病是一種危害松屬樹種的毀滅性病害,最早發生在北美,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葡萄牙等國均有發生。自1982年傳入我國,已傳播蔓延到全國十多個?。ㄊ?、自治區),造成大量松樹死亡,給我國林業生態建設帶來嚴重后果。該病蟲害雖危害嚴重、防治困難,但世界各國一直未放棄尋找有效防治方法。安徽在全國率先開展馬尾松松材線蟲病抗性育種研究。
專家認為,該項目選擇出的抗性馬尾松家系、無性系及抗性種源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為松材線蟲病疫區林相改造、健康森林的營造提供優質的種質資源,形成規模的抗性群體和顯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