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精东,最新地址,小鲜肉自慰网站,人体艺体

行業新聞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四條生態紅線守護“復蘇”大森林
信息來源:黑龍江日報      發布日期:2015-08-18      瀏覽次數:4840次
  核心提示
      讓青山常在永續利用。從上世紀末的“天保工程”到如今的全面停止木材商業性采伐,我省森工林區不斷守護著這片大森林,他們嚴守四條生態紅線,開展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專項行動,不斷進行收回林地、更新造林、森林撫育的各項努力……終于,這片1009.8萬公頃的大森林開始逐漸“復蘇”。
      2013年6月,樺南林業局施業區內連續發生3起東北虎襲擊家畜事件。
      2014年9月,東北虎在林口林業局施業區吃了兩只羊,傷了一頭牛,這是東北虎在黑龍江境內首次出現在人工林區域。
      2014年11月,葦河林業局沖河林場向陽溝發現野生東北虎蹤跡。此處,距省城哈爾濱僅160公里。
      2015年7月15日,綏陽林業局老爺嶺國家級東北虎自然保護區內紅外監控相機拍到,一只成年雄性東北豹正在標記領地,標志其在此落戶。
      樺南、雙鴨山、林口、葦河、大海林……最近幾年,東北虎的蹤跡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森工林區。不僅東北虎、東北豹頻繁出沒,黑熊、野豬、馬鹿、狍子、梅花鹿等動物更是經常出現在設在森工林區的遠紅外相機里。野生動物的頻頻出沒,種群數量的恢復和增長,這一切,在為森工的生態建設點“贊”。
      加強制度建設保障生態安全
      龍江森工作為全國最大的國有林區,肩負著建設好國家重要的戰略木材生產基地、守護好東北華北天然屏障的重要任務,多年來森工林區通過兩期“天保工程”的森林撫育、森林經營等活動,使自然環境得到了有效恢復。2014年4月1日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后,我省森工林區更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停伐試點工作的部署,以轉觀念、轉方式、轉職能、轉重點、轉思路為主線,以嚴管理、嚴要求、嚴治林為手段,守住停伐警戒線,確保停伐工作停得下、穩得住、不反彈。
      他們成立了停伐試點組織機構,全面負責停伐試點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工作;落實了停伐責任,2014年4月1日后木材生產活動,一律視為濫伐,依法嚴肅處理,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嚴格控制年度木材生產計劃,對超出伐區調查設計和采伐申請,一律不予審批;全面清理嚴格稽查,健全“嚴打、嚴防、嚴控”體系,堵塞亂砍盜伐等非法來源木材銷贓渠道;適時開展“亮劍行動”,堅決打擊盜伐濫伐、違法收購木材、毀林開墾、非法征占林地等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確保國有森林資源安全;開展專項監督檢查,預防超限額采伐問題發生。
      為提高林區廣大干部職工思想認識,增強責任意識,他們利用各級、各類媒體,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同時突出資源保護、轉型發展、產業項目、林地經營、多資源開發,科學編制森林經營方案;進一步完善森林撫育管理。實施森林撫育“十不準”:即不準出材,不準借撫育解決多種經營原料和燒柴,不準割經濟植物和藥材,不準借撫育亂砍濫挖、盜伐,不準無設計撫育,不準未經審批施工,不準出現作業不實、面積不準問題,不準以森林撫育產品抵工資,不準外委撫育,不準出現隱性消耗資源、破壞資源問題。
      各林業局高度重視林地清理回收工作。穆棱林業局,今年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局長為組長的林地回收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落實責任區、責任人,護林員落實到溝系、林班、小班、地塊,從而保證了林地回收工作的有序進行。同時,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載體,在林場、鄉鎮、村屯張貼有關林權林地管理政策的公告2000余張,出動林地回收宣傳車20余輛,大力宣傳林地回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對有爭議的地塊及時上報,林業局資源部門會同村屯共同認界,GPS定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在全力維護《林權證》法律地位的同時,確保穩權劃出部分合法權益。截至目前,已完成林地回收面積3萬多畝,退耕還林完成9500畝。
      產業轉型實現綠色發展
      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后,如何實現從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森林資源管理為主的職能轉變,如何從管理型機關向服務型機關轉變,如何讓習慣了砍樹生活的林區人去種樹,去向生態要效益,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龍江森工不僅按照《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森林管護管理辦法》要求,實現了森林資源管護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和信息化建設,切實提高了森林資源管護質量和成效,而且對轉型中的下崗富余人員,做到“分流有途徑、轉崗不下崗、收入多渠道、增收有保障”。同時,確保新增財政資金監管到位,保障林區干部職工的基本生活和社會正常運轉;細化措施,確保新增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使新增資金使用既符合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堅守政策底線,又符合森工林區實際,鼓勵改革轉型,有利于安置分流富余人員。
      迎春林業局通過發展黑蜂產業,不僅讓養蜂戶認識到,林木這個蜜源植物,是自己發家致富的根基,還把“腰包兒”與森林管護掛上了鉤,養蜂人自然成了“森林的衛士”。為破解保護森林資源與土地收益的矛盾,迎春林業局還確立了發展生態農業的方針,以森林資源為依托,大力開展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工作,生產的大豆、玉米、紅小豆、蕓豆、白瓜子等農產品通過了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日本JAS有機農產品標準認證、全球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現在,生態農業收入占農場職工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職工群眾也因此認識到了“林茂則糧豐糧貴,毀林則兩敗俱傷”,使拱地頭、擴地邊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實現了護林育林與土地收益的共贏。
      “今年重新裝修,把家庭旅館擴大了規模,能接待40多人,媳婦在家經營,我在景區從事旅游服務。七月份進入旅游旺季以來,游客不斷,收入不錯。”柴河林業局宏聲林場職工張傳偉說起自家的“聚緣居”家庭旅館,神采奕奕,躊躇滿志。
      柴河局宏聲林場因威虎山九寨景區坐落在其施業區,搭上了旅游經濟的順風車,“吳家大院”、“老兵農莊”、“清溪山莊”等各具特色的家庭旅游蓬勃興起,沿景區公路兩側整齊排列,房前屋后的菜園、果園生機盎然,成為通往景區必經的靚麗風景。
      目前柴河林業局通過堅持“產業轉型、綠色發展”,努力踐行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之路,推動“山增綠、局增效、人增收”。在生態保護上,樹立“再也不能吃子孫飯、花生態錢”的理念,森林覆蓋率由77.6%提高到91%;生物多樣性明顯改善;森林面積、蓄積、覆蓋率、生態效益同步增長,為保護全省生態安全、水利安全、糧食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在生態經濟上,堅持“林業經濟林中發展”,實行一場多品、一場多業,建立龍頭企業與基地業戶框架協議收購機制,帶動了沿湖、沿路、林緣、庭院四條經濟帶和堅果、食用菌、山野菜、無公害大豆、林禽、林畜、北藥、漁業八大綠色特色基地產業化發展。建設了威虎山九寨、威虎山雪村和蓮花湖中心景區、2個接待中心、3個旅游主導型示范林場及旅游配套設施,開發了全省最大的水上樂園、森林小火車、威虎山漂流等30多個旅游項目。
      如今,越來越多的林區職工群眾在生態林業、生態旅游業發展中獲益,“生態引擎”助推“綠色經濟”優勢日益顯現。
      嚴格管護守住資源根本
      我省森工林區一直把建設“北方生態屏障”和“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作為最高職責和神圣使命,把森林資源視作“命根子”。在森林資源保護方面,不僅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還按照劃定的森林、濕地、植被、物種四條“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管制。為此,它們加大了對破壞林地資源案件的查辦督辦和行政問責力度;積極開展林地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林進人退”的“生態移民”戰略以及“人退虎進”計劃,對有野生東北虎、豹分布的林場所有計劃地調整撤并。目前已有20多個林場、1萬多人撤離原生產生活地,有效減少和控制了人為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干擾;抓好森林防火的各項基礎性工作,認真落實防火責任制,防止發生較大森林火災。
      經過不懈努力,黑龍江的青山綠水得到了快速修復,森工林區實現了森林面積、森林總蓄積、公頃蓄積和森林覆蓋率的“四增長”;相繼建起的21處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了106.58萬公頃,從而使野生動物黑熊、野豬、狍子、野鹿,以及猞猁、豹貓、狐、貉、兔、花尾榛雞等得以“安居樂業”,就連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的野生東北虎、豹,在俄羅斯至中國東北的“生長廊道”上自由穿行的同時,也產生了“住下來、安個家”的意愿。
      為保護好野生東北虎、豹等野生動物生存環境,保護區除聯合邊防駐軍部隊、森林公安、各基層單位,共同開展對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的巡護稽查等專項執法工作,震懾犯罪分子。此外,他們還在保護區內建立了30余處野生動物補飼點,為冬季雪大難以覓食的野生動物補飼。保護區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生態保護的步伐。他們與國家林業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及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在老爺嶺東北虎保護區架設了200余臺遠紅外自動攝像機,監測區內野生動物活動情況,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科學數據;實行SMART巡護,保護區內設立專職東北虎巡護員,平均每人每年巡護200余公里。
      青山黑土間,生態文明的意識在不斷蔓延,生態轉化的經濟效益不斷顯現,生態帶來的環境改善正在逐步“利好”林區,龍江森工人躊躇滿志,力圖打造出一片更好的碧水藍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太湖县| 黔江区| 大理市| 噶尔县| 荆门市| 鸡西市| 潼关县| 华安县| 黄骅市| 大邑县| 抚州市| 呼伦贝尔市| 六枝特区| 德兴市| 洛南县| 鄢陵县| 马边| 罗城| 鹤壁市| 贺兰县| 全南县| 苗栗市| 天长市| 南昌市| 耿马| 定州市| 古田县| 武宣县| 甘洛县| 和田县| 沧源| 邛崃市| 达日县| 威宁| 曲水县| 吉木乃县| 杭锦旗| 大石桥市| 祁门县| 松桃|